English

民歌咋都甜腻腻的

2000-04-06 来源:光明日报 单三娅 我有话说

不知从何时起,民歌演员从唱法到做派都逐渐趋同,清一色的软声怩态,如果不看电视画面,可能都听不出歌唱者是谁。于是不知底细的年轻人以为,中国的民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。

其实对中国民歌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,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,由于地理、文化的差异,民俗不同,风情迥异,逐渐形成了各地长期传承的多彩多姿的审美趋向,人们用以表达感情的民歌风格以及歌唱方式自然也是截然不同的。比如,西北民歌的苍凉、高亢、深沉,西南民歌的奔放、明亮、幽默,江南民歌的曼丽、轻柔、妩媚等等,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当地人民性格特征的写照。

五、六十年代,中国歌坛上活跃过一批各具特色、风味十足的民歌演唱家,至今令人回味无穷。郭兰英厚厚的“太行山味道”,王玉珍浓浓的“洪湖乡音”,郭颂本色的“关东曲调”,胡松华悠扬的“内蒙长调”……,他(她)们演唱的各地民歌,各有明显的风格味道,闭着眼睛听,也绝不会混淆。

近些年,不少歌唱演员忙于提高学历,对于这件事本身,无可厚非。但是,民歌演员在涉猎了美声等多种唱法之后,如果不能继续保持并发扬原来的演唱风格,那么,人们就有理由怀疑学历对于他(她)的必要性。淳朴自然是民歌的本质。民歌演唱应始终保持自然而非做作、淳朴而非嗲气的基本价值取向。民歌演员的演唱技巧提高之后,对原始的民歌演唱方法进行艺术加工是必要的,只是这种加工,应是强化而非弱化民歌特色的。

现在以民歌唱法演唱的所谓新创“民歌”,已经不是来自民间的原始意义上的民歌了,多为民歌元素加上城市流行色彩的混合体,所以人们已经不再严格要求歌唱演员唱得很像某一地域的民歌。于是,有些民歌演员就共同投身于某一名师门下,或摹仿著名演员的发声方法、演唱方式,形成了“大一统”的民歌风格。一位权威的民歌专家认为:音乐风格是音乐的生命,是音乐内核的东西,现在,同一种唱法和风格的“泛”,必然使得艺术个性枯萎,地方风格趋同,最终导致民歌艺术的衰竭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